您好,欢迎您访问我们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首页>>研究 > 正文

城市如何实现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3-04-06 标签:
浏览:306

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锦囊系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即为“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更明确地说,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发展理念。当前,在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人口、资本等要素持续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之下,仍旧缺乏“有没有”的中小城市开始不复淡定,它们或急功近利地盲从,或不自信地妥协。那么,这些城市在高质量发展中到底需要怎么做?本系列将探索中小城市如何以更加负责的态度审视其面临的挑战与瓶颈,以更加多元且理智的视角破解其高质量发展之道。

城市如何实现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锦囊系列 【之四】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综合交通院空间所王佳琪 雷海丽 安诣彬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为15年内文化领域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各领域的实践等提供了基本遵循。在迈向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中,城市的文化资源应如何释放其价值潜力,实现更快的发展呢?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的崛起除了表现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也表现在地方文化的再生和地方精神的重新获取。当前,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据《2019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文化消费市场活跃,规模不断扩大,居民在增长见识、修身养性层面的精神诉求日益突显。随着人们教育、知识和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前门可罗雀的博物馆、科技馆、艺术画廊等文化场所开始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特别是在周末、节假日时段总是人潮鼎沸。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逐年递增,由2005年的2.27%逐步攀升到2019年的4.50%,成为部分地区的支柱产业。这表明,无论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均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种形势下,城市如何让文化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益,通过文化来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通过对国家文化政策梳理和相关案例分析,提出城市在文化建设方面可以参考的几条路径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形成一条文化主线

当今消费者对辨识度高、有自身特色的地区和城市越来越感兴趣。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自身所蕴含的文化资源众多,因此,若想要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首要任务便是系统梳理和辨别城市文化资源,从中提炼出具有唯一性的特色资源,形成一条文化精神主线,才能让游客形成记忆点,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一个根深蒂固的核心价值观。

以西安市为例,西安市是十三朝古都,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包括秦汉文化、唐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等,但是最终抓住“唐文化”这个最具优势、最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始进行活化利用。从文化角度出发,西安主要通过点状景区开发、街道风貌改造、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三种方法形成全市的“唐文化”氛围。第一步是大家熟悉的“曲江模式”,重点推动一系列大型文旅与房地产项目落地,包括从最开始的大雁塔北广场音乐喷泉开发,到曲江新区房地产建设不更改唐代道路格局,再到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的建设,着力塑造该片区唐朝建筑风格与文化氛围,将唐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和休闲中。紧接着,通过城市更新进一步营造城市内部的唐文化氛围,如大明宫遗址开发、小雁塔历史片区综合改造等,打造唐文化风貌展示区,重点保留唐代文化遗址、文物古迹和街巷的景观风貌。除此之外,通过举办多样“唐文化”活动,例如2019年推出“西安年 最中国”中的《再回大唐》主题演出、盛世大唐及民俗荟萃主题巡游等活动来形成整个城市的唐文化的影响力与内生动力。近年来,西安的文化发展始终聚焦“唐文化”这一特色,从而逐步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唐文化”之都。

同样道理,对于宁波象山来说,城市本身海洋文化丰富,有海防文化、海商文化、海上丝路文化、海洋民俗文化、影视文化等,但是经过梳理后,筛选出全国唯一渔港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唯一一个以海洋渔文化为保护内容的国家级生态保护区这两个全国唯一的突出优势,再加上渔业资源极具竞争力,从而锁定“渔”文化发展定位。因此,象山在文化、经贸、旅游三大领域,活化利用象山“渔”文化,通过文化项目建设、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利用和举办大型文化类活动三个方向共同发力,打造出了浙江省唯一的渔文化特色小城。

表1  城市文化塑造主要方法

城市

项目拉动

风貌保护和提升

大型活动和赛事

西安

“曲江模式”:大雁塔北广场音乐喷泉、曲江新区、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

大明宫遗址开发、小雁塔历史片区综合改造

“西安年 最中国”

象山

象山与文化专题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保护开发历史文化名镇石浦渔镇

“开渔节”、“海钓节”、“三月三 踏沙滩”、海鲜美食节

(二)对外输出城市品牌

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越是明显,也越是能吸引外来资源的青睐。良好的城市品位和环境促进了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入,从而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与辐射力,也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基于此,在形成文化主线后,着力向外输出城市品牌,才能持续有效的释放文化价值潜力。

众所周知,城市品牌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不仅对外具有辐射力和感召力,对内也具有凝聚力和渗透力,像是巴黎的“浪漫之都”、维也纳的“音乐之乡”、罗马的“古典文化集萃”、杭州的“人间天堂”等通过城市品牌与城市形象,在吸引外来游客、高层次人才、学生、工作者等之外,通过营造一个适宜产业发展的环境,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依然以西安为例,其文化始终还是隅于一城,没能“走出去”。虽然近几年西安在文化建设领域成绩亮眼,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也很成功,城市名声在短期内得到大幅提升,带来大量短期游客,但在文化收益方面与第一梯队城市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回归制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2020)》显示,西安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连续三年增长率在20%以上,201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达到6.4%,并且在“文化建设”指数中排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之后的第五位;但从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来看,2019年西安市为683.1亿元,仅为深圳市的33%,北京的21%。可见,未来西安想要在文化方面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以天府文化品牌为例,虽然成都市政府在2017年才提出“天府文化”城市品牌,但是到2020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已经跃升至1805亿元,涨幅超过600亿元。“天府文化”成功将成都地域文化进行精华提炼和浓缩,聚焦提高知名度、增强辨识度、提升美誉度这三个方面来提升文化品牌并向外传播。运用文化IP优势,影像传达、科技融合等手段打造创意内容进行全媒体传播的策略,有效的覆盖本地、国内和国际三类受众群体,提出 “自在、凝聚和温暖”、“时尚、想象和机会”、“丰富、古典和友善”的关键词,并以“美”为核心,将成都从以前的“休闲之都”升级为“美学之城”,形成国内国际循环传播的模式。尤其是成都借助“一带一路”优势,举办“2018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一带一路”公益新闻接力、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将天府文化逐步推向世界。如今,经过三年的经营,“天府文化”显然已经成为成都一张强有力的城市名片,有效提升了成都在全球范围内的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对内也形成了城市精神,从而增强了在成都生活工作的居民的凝聚力。

(三)科技赋能文化发展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推动15种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重点涵盖线上服务模式、产业数字化、个体经济、共享经济等领域,进一步为新兴文化产业培育提供土壤。同样的,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对城市政府来说,这意味着未来谁先在数字化和智能领域率先发力,谁就可以占据未来文化发展的先发优势。

表2 文化资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重点工程和重点任务

政策文件

主要工程和重点任务

国家十四五规划

  •   第六篇 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

  •   第十篇 发展社会追先进文化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全媒体传播和数字文化工程

  •   融媒体中心(平台)建设

  •   文化大数据体系

文化旅游部

  •   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规范发展的通知

未来城市可以围绕5G、文旅融合、电商、社交、垂直领域、VR、IP、AI、整合营销等数字文化投融资市场新热点做文章,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挥出文化产业的强大带动力,进一步释放文化资源潜力,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综合交通院空间所】

基于国家高端智库平台,长期服务于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研究与地方实践探索。以推进产业、城镇化及交通协调统筹为己任,深刻解读国家政策导向,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并具可操作性解决方案的规划模式,在四大领域形成特色:

  •  政策研究与空间判析有机融合下的顶层规划领域,包括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高质量发展规划、城镇化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

  •   基于“市场竞争力”与“产业生态圈”逻辑下的产业规划及发展研究,核心包括主导产业分析、产业体系构建及产业路径培育;

  •   提供“策划-规划设计-建设整合-产业导入-政策对接”一揽子服务的产业园区、城市新区及特色小镇/小城镇的综合解决方案;

  •   “产业-空间-交通协同”理念下的大型交通枢纽地区规划,包括空港/高铁站地区发展战略规划及详细设计、公共交通走廊(包括多层次轨道)整体规划设计。此外,在航空经济领域,以及轨道和城镇化互动发展领域已形成一系列研究方法和技术体系,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性。


标签:

近期活动

更多 >

热门文章

  • 邱爱军、白玮:增强城市发展韧性
    邱爱军、白玮:增强城市发展韧性

    邱爱军、白玮:增强城市发展韧性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同时城市也不断在经受灾难与挑战的考验,城市不仅要应对传染病、地震、暴雨、火灾等突发性灾难,还要应对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基础设施不足等种种压力与...

  • 新发地对北京意味着什么?
    新发地对北京意味着什么?

    新发地对北京意味着什么?

    没想到,新发地竟以这样的方式闻名全国。 在北京连续56天无本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后,新冠病毒再次出现,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到目前,北京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大多与新发地市场...

  • 樊纲:深圳要为推动全国城市化进程先行示范
    樊纲:深圳要为推动全国城市化进程先行示范

    樊纲:深圳要为推动全国城市化进程先行示范

    城市化网讯 继昨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举办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年:新使命与新探索智库圆桌会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官网于今天下午刊发了该院院长、城市化委员会...

  • 徐雷:地摊和小店如何更有“活力”
    徐雷:地摊和小店如何更有“活力”

    徐雷:地摊和小店如何更有“活力”

    中新网6月3日电 2日,在推出多项帮扶举措为中小微企业、摊主、店主解难纾困之后,京东再次发布星星之火地摊经济扶持计划,从保供货、助经营、促就业三方面入手,组织超过500亿的...

  •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有了“切身感受”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有了“切身感受”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有了“切身感受”

    为推进生态环境宣传工作创新,主动团结社会各方面力量,巩固和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宣传统一战线,2020六五环境日,生态环境部聘任了2020年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这是继2019年首次聘任...

  • 绿色发展引领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引领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引领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当天表示,要统筹考虑农产品产量、绿色发展、农业效益和农民收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

政策

更多 >
  • 城市和小城镇中心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联学联建活动
    城市和小城镇中心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联学联建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探讨在工作中如何更好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4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国际合作中心、城市和小城镇中心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为主题开展联学联建活动。区域开放司副司长袁锋同志、中心副主任赵坤同志出席会议,国际...

  • “十四五”规划如何布局谋篇?
    “十四五”规划如何布局谋篇?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明年开始,中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

政策智慧公路由试点示范转向全面布局
政策安徽出台“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方案
政策城市和小城镇中心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联学联建活动
政策“十四五”规划如何布局谋篇?
政策15种新业态新模式获政策力挺

产品与服务

更多 >
-->